肉類食品加工廠污水處理設備排放標準
一、肉類加工污水的水質特點及排放標準
肉類加工污水含有大量的血污、油脂、油塊、毛、肉屑、內臟雜物、未消化的食料和糞便等污染物,污染指標主要有pH、BOD、COD、SS和大腸桿菌等。外觀呈令人不快的血紅色,并具有使人厭惡的味。
肉制品加工污水一般都執(zhí)行《肉類加工工業(yè)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地方有特別規(guī)定的,執(zhí)行特別規(guī)定的標準。
二、水質特點
①屠宰污水一般呈紅褐色,有難聞的腥臭味,其中含有大量的血污、油脂質、毛、肉屑、骨屑、內臟雜物、未消化的食物、糞便等污物,固體懸浮物含量高。
②屠宰污水有機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好其中高濃度有機質不易降解,處理難度較大,宰污水中的營養(yǎng)物主要是氮、磷,其中氮主要以有機物或銨鹽形式存在,而磷主要以磷酸鹽的形式存在。
肉類食品加工廠污水處理設備排放標準
三、處理階段
污水處理的需求是伴隨著城市的誕生而產生的。城市污水處理技術,歷經(jīng)數(shù)百年變遷,從一級處理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三級處理,從簡單的消毒沉淀到有機物去除、脫氮除磷再到現(xiàn)在深度處理回用。其中,活性污泥法的提出更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今年正值活性污泥法誕生100周年,專家提出了建設未來的中國城市污水處理概念廠的想法。城市污水處理技術今后究竟將如何發(fā)展?對此,不如先讓我們回顧一下那些年城市污水處理走過的路。
1.一級處理階段
城市污水處理可追溯到古羅馬時期,這個時期環(huán)境容量大,水體的自凈能力能夠滿足人類的用水需求,人們僅需考慮排水問題即可。而后,城市聚集,生活污水通過傳播細菌引發(fā)了傳染病的蔓延,出于健康的考慮,人類開始對排放的生活污水處進行處理。早期的處理方式為采用石灰、明礬等進行沉淀或用漂白粉進行消毒。明代晚期,我國已有污水凈化裝置。但由于當時需求性不強,我國生活污水仍以農業(yè)灌溉為主。1762年,英國開始采用石灰及金屬鹽類等處理城市污水。
2.二級處理階段
有機物去除工藝
2.1、生物膜法
十八世紀中葉,工業(yè)革命開始,城市生活污水中有機物成為去除重點。1881年,法國科學家發(fā)明了座生物反應器,也是座厭氧生物處理池—moris池誕生,拉開了生物法處理污水的序幕。1893年,座生物濾池在英國Wales投入使用,并迅速在歐洲北美等推廣。技術的發(fā)展,推動了標準的產生。1912年,英國污水處理委員會提出以BOD5來評價水質的污染程度。
2.2、活性污泥法
1914年,Arden和Lokett在英國化學工學會發(fā)表活性污泥法的論文,并于同年在英國曼徹斯特市開創(chuàng)了世界上一座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試驗廠,兩年后,美國正式建立了一座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廠。活性污泥法的誕生奠定了未來100年間城市污水處理技術的基礎。
活性污泥法誕生之初,采用的是充-排式工藝,由于當時自動控制技術與設備條件落后,導致其操作繁瑣,易于堵塞,與生物濾池相比并無明顯優(yōu)勢。之后連續(xù)進水的推流式活性污泥法(CAs法)(如圖1)出現(xiàn)后很快就將其取代,但由于推流式反應器中污泥耗氧速度沿池長是變化的,供氧速率難以與其配合,活性污泥法又面臨局部供氧不足的難題。1936年提出的漸曝氣活性污泥法(TAAs)和1942年提出的階段曝氣法(SFAS)分別從曝氣方式及進水方式上改善了供氧平衡。1950年,美國麥金尼提出*混合式活性污泥法。該方法通過改變活性污泥微生物群的生存方式使其適應曝氣池中因基質濃度的梯度變化,有效解決了污泥膨脹的問題。